探寻健康长寿密码 中医药抗衰老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
528175
2025 / 05 / 15
陈萌山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国家应大力推动食药同源菊芋产业发展的提案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药食同源”的理论是远古先人们在长期与疾病、饥饿作斗争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理论结晶,为现代营养学、保健学、天然药物学,尤其是在保健食品、新型医药开发利用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药食同源保健食品是大健康产业中的朝阳产业,也是《“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和《国民营养计划( 2017—2030 年) 》等国家战略重点支持的产业。近年来,围绕药食同源产业发展开展以下工作:
一、科研项目支持药食同源的研发
“十三五”以来,科技部谋划启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发”重点专项。该专项实施方案包含三大部分研究任务,一是食品安全保障机理机制基础研究,二是重点食品安全关键共性技术和产品研发,三是食品安全关键技术转化集成和综合示范。同时在其中部署了“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物质的安全性评估关键技术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全面评价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物质,建立适用于此类物质的安全性评价技术,建立内源性有毒有害物质以及特异性质量指标成分精准表征技术,构建内源性有毒有害物质本底数据,研究起草食药同源物质种植、储运、处理加工过程等基于全链条的外源性有毒有害物质安全控制规范。该研究任务拟在“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发”2019年项目申报指南中发布。
二、我局及相关单位完善药食同源品种目录,并积极开展历史沿革的研究
2014年11月,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物质目录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在之前被列入《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的86种药食同源目录基础上,新增15种药食同源品种。我局重视“药食同源”类中药材的物质基础和安全性评价等相关性研究,2015年《公益性行业专项》支持了甘草、夏枯草、黄精、金银花等“药食同源”类中药材的物质基础、品质评价及加工方法研究。我局道地药材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也积极开展有关“药食同源”历史和发展研究,对于古代本草,尤其是食物类本草著作所记载大量的“药食两用”中药材的相关原理、功效、禁忌及用法等进行系统梳理,为今天的“药食同源”品种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三、农业农村部制定相关政策保证药食同源产业发展
2018年,农业农村部已制定印发《全国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建设规划(2018-2025年)》,提出了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七大区域的重点品种。明确提升道地药材生产科技水平、提升道地药材标准化生产水平、提升道地药材产业化水平、提升道地药材质量安全水平的重点任务。
下一步,我局将按照《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文件精神,全链条创新设计、一体化组织实施,加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进一步提升菊芋产品研发科技创新能力,为推动菊芋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农业农村部将会同我局,制订发布全国道地药材目录,将根据实际情况,积极组织专家研究将菊芋纳入目录。同时,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药材保护与发展规划(2015-2020年)》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办发〔2015〕95号),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推动开展“药食同源”中药材相关科学研究,全面提升“药食同源”类中药材安全质量,确保中医药健康智慧惠及广大群众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2019年10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