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百市千县”中医药文化惠民活动纪实

中国好中医 643727 2025-07-30 18:25:57

中医药文化邂逅北国烟火气

——辽宁省“百市千县”中医药文化惠民活动纪实

时间:2025-07-30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4版  作者:王泽烨


当夏夜的风掠过辽河平原,“百市千县”中医药文化惠民活动在辽宁各地次第开展。大连星海广场的义诊台前,老人捧着病历本耐心等候;沈阳奥体中心的文创区,年轻人举着茯苓饼干拍照;鞍山的非遗正骨摊位前,围观人群的惊叹声此起彼伏。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教授郭振武为小朋友诊脉。

一场场健康盛宴,以最鲜活的方式让中医药走出诊室,融入市井烟火。在这里,脉诊成了“街头对话”,古籍里的养生方化作了手中的香囊,而每一缕药香里,都藏着传统与现代的碰撞。

让传统技艺触手可及

大连星海广场的夏夜,飘着一股特别的香气。6月28~29日,作为辽宁“百市千县”中医药文化惠民活动的收官站,这里成了一座露天的“中医药体验馆”,7.5万市民涌进4大板块18个功能区,感受传统技艺的温度。

中医医疗区的诊台前,大连市中医医院的医师们正给前来体验的市民们贴耳穴。“这是神门穴,贴三天能缓解失眠。”医师的指尖在穴位上轻点,市民张阿姨盯着手机里的穴位图比对:“一直以来我入睡都很困难,这次就在家门口,正好来试试。”不远处的中西医结合医院摊位,皮肤科专家带的紫草膏成了“抢手货”,一位妈妈正给孩子涂湿疹:“这方子很温和,涂时孩子都不抗拒。”

两天里,大连市“百市千县”中医药文化惠民活动现场吸引2.1万人。

大连市活动现场,专家为市民提供保健服务。

文创区的“中药贴画”摊位前,孩子们正用五味子、枸杞拼图案。10岁的妞妞(化名)拼了朵花,举着问药师:“这些红红的果子真能养肝吗?”两天里,有5000余人参与文创活动,不少年轻人在互联网上发“打卡攻略”。

沈阳奥体中心的夜市藏着“老技艺的新玩法”。4月30日至5月2日,14家医院的“专科王牌”集体“出摊”。有1.6万余名市民来赶这场“健康集”。沈阳市骨科医院的医师给刘大爷贴穴位贴敷:“这是针对关节炎的,贴在膝盖上能发热。非常方便,也不耽误你遛弯。”不远处的针灸体验区,不少白领们排着队等待体验火龙罐。“平时久坐腰背痛,医师说这罐能推能灸,试完真轻松。”刚体验完火龙罐的小吴活动着腰说。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在沈阳市活动现场展示文创产品。

沈阳夜市义诊中,一群特殊的参与者成为亮点,来自匈牙利、泰国、韩国、美国等地的15名本科留学生和12名研究生留学生,他们积极加入了义诊服务队伍。已在中国学习中医10年的加纳籍博士生丹尼说:“患者排起的长队和结束后竖起的大拇指,给了我莫大的肯定和动力。”义诊也深受留学生群体的欢迎。前来体验的俄罗斯留学生玛丽娜对中医诊断的精准感到惊讶:“医生只是把了我的脉,没问我话,就准确指出我最近熬夜多、吃饭不规律。”

3天里,2.4万份健康手册被领走,有人在手册边缘记满笔记,有人把穴位图设成了手机壁纸,传统的中医药技艺,正在以新的方式被记住。

辽阳中华广场的夜市里飘着蜜丸的甜香。丸剂制作区的药师王师傅教市民搓蜜丸:“药材粉碎要过80目筛,炼蜜得‘滴水成珠’,这手艺到目前已经传了三代了。”这场辽阳站活动中,共有2万人次参与,38位专家接诊2200余人。手工香囊区成了亲子乐园,800多个驱蚊、安神香囊被领走,小姑娘们还在香囊上绣“辽阳”二字。“这比买的香包有意义,孩子知道了艾叶能驱蚊。”现场制作香囊的参与者说。

药香与民俗共舞

鞍山的夏夜,藏着“钢铁与草药”的奇妙碰撞。鞍山市中医院主会场与海城分会场同步启幕,人们在义诊台前排起长队,非遗正骨摊前的喝彩声,盖过了远处的喧嚣。

主会场的传统功法区,医师带领市民练八段锦,“双手托天理三焦”的口诀声此起彼伏。退休工人张师傅跟着比画,动作虽笨拙却认真:“平时跳广场舞,这功法练着更舒服,肩颈都松快了。”不远处的智能脉象仪前,市民正排队等报告。“您的脉象偏弦,肝气不舒,平时多喝玫瑰花茶。”中医师指着屏幕上的波形解释。

海城分会场的非遗正骨展演成了最火的“打卡点”。海城正骨医院的李师傅单手托住小伙子的颈椎,轻轻一转,“咔嗒”一声复位。“刚才还疼得抬不起胳膊,这就好了?”小伙子活动着脖子,眼里满是惊讶。旁边的菱镁矿器具展更显“钢城特色”,用本地菱镁矿做的艾灸盒、刮痧板摆成一排,摊主骄傲地介绍:“咱鞍山的矿,不光能炼钢,还能养生,导热均匀着呢!”两天里,仅海城分会场就有5000余人体验针灸、推拿,4000余人参与香囊制作。

鞍山市台安县的活动则多了几分乡土气息。7月4日傍晚,汉服舞蹈刚落幕,猜中医药灯谜的队伍就排了起来。“低头思故乡——打一药材。”有人喊“怀熟地”时,全场哄笑鼓掌。中医义诊区的700余人次问诊中,不少是周边农户。“平时种地腰腿疼,专家说用针灸调理,还教了拉伸动作,太实用了。”一位大叔举着体质报告说,手里还攥着刚领的驱蚊香囊。

鞍山市台安县“百市千县”中医药文化惠民活动开幕式上小朋友表演舞蹈《中医谣》。

丹东元宝山公园的中医药夜市,6月的风里飘着香囊的独特香气。活动期间,宽甸满族自治县中医院的中医师们现场坐诊,为2000余名市民提供免费的诊疗服务。此外,医院抽调全院中医骨干12人组成专家团队,为居民进行细致的问诊、把脉及健康咨询。最受欢迎的还有融入了满族文化元素的香囊,这些香囊采用艾叶、藿香、丁香等中药材制作而成,具有芳香辟秽、提神醒脑的功效。据统计,活动期间共发放香囊2000个左右。

抚顺市民驻足观看中药香囊。

阜新站活动,邀请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阜新市中医医院、阜新县蒙医医院、阜新县中医医院等机构选派近70位名医师组建义诊专家团队,为市民提供肺病科、消化科、脑病科、心内科、妇产科、儿科等各方面的健康咨询及诊疗服务。活动累计提供免费问诊服务6000余人次,传统特色疗法养生体验4000余人次。吸引约1.5万人次参与,网上参与人数3.5万余人次。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医生向小朋友介绍中药。

从诊疗到生活的延伸

作为“辽东药谷”,本溪的中医药夜市带着“药乡名片”的骄傲。30多家企业的展位连成“药材长廊”,桓仁山参摆成小山,辽五味串成红帘。文旅部门推介参园观光、采挖体验等“中医药+旅游”项目。据统计,2024年本溪人参产业规模超40亿元,成为乡村振兴新引擎。“小郎中闯关区”里,孩子们蒙眼闻药材,12岁的小林(化名)闻了闻,喊道:“这是薄荷!”本草工坊体验区推出手制山楂丸、古法板蓝根扎染、艾条制作等互动项目,孩子们手持“小郎中任务卡”,通过药材辨识、寻穴定位等游戏学习中医药知识。

小朋友在抚顺市活动现场挑选中医药玩具礼物。

锦州市中医医院院内的夜市飘着药膳香。“山海药香”文创雪糕刚摆出来就被抢空,奶白色的雪糕上印着医巫闾山轮廓,咬一口是淡淡的黄芪味。五行冰淇淋前,孩子们指着标牌选口味:“我要木行的薄荷味的冰激凌!”四十余种药食同源产品里,最火的是“祛湿奶茶”,市民小吴一口气买了两杯:“能喝出来里面加了茯苓粉,喝着像珍珠奶茶,还能调理肠胃,这很‘朋克养生’。”两天里,锦州站中医药夜市共推出文创品类350余种,药膳品类40余种。总体客流量达到了2.8万人次。

营口辽河老街的中医药夜市,成了“产业链长廊”。25家单位的28个展棚里,地产道地药材、健康食品与中医药旅游线路集中亮相,4万人次涌进这条百年老街,在青砖灰瓦间,触摸中医药产业的脉动。科技区的脏腑辩证仪前,市民排着队等健康评估。李先生拿着报告直奔产业区:“说我湿气重,推荐喝薏米茶,正好有企业在卖,太方便了。”两天里,本地中医药企业、道地药材及“中医药+”产品的集中亮相,促进了供需对接与产业联动,特别是“营口中药材种植协会+营口医药行业协会”的签约探索,为营口中医药产业的创新发展和品牌塑造开辟了新路径。

夜色渐浓,大连星海广场的义诊台收起最后一盏灯,本溪的年轻人还在朋友圈晒中药雪糕,锦州的药膳香飘向了各家各户。

辽宁省“百市千县”中医药文化惠民活动中指尖的香囊、舌尖的药膳、耳边的问诊声,都是中医药文化最实在的传承。当中医药变成随手能买的香囊、顺口能喝的茶饮、随时能体验的疗法,它便在辽沈大地的烟火里扎下了最深的根。(本报记者 王泽烨,辽宁省有关中医药机构供图)



上一篇:《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产业发展规划(2025—2029年)》出台 加快构建中医药等澳门品牌工业片区
下一篇:《基孔肯雅热诊疗方案(2025年版)》印发 中医治疗明确核心病机是风邪袭表湿毒蕴热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