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第0172号(医疗体育类018号)提案答复的函

中国好中医 161 2023-12-21 09:05:04

国中医药提字〔2018〕41号

董瑞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发挥中医药在分级诊疗中作用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支持中医药下沉基层、推动中医医联体建设

  我局高度重视基层中医药工作,着力推动优质中医药资源下沉基层。一是深入开展三级医院对口帮扶贫困县县级中医医院工作。我局会同有关部门先后印发了《关于印发加强三级医院对口帮扶贫困县县级医院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卫医发〔2016〕7号)、《关于调整部分地方三级医院帮扶贫困县县级医院对口关系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7〕421号)等文件推动三级中医医院对口帮扶贫困县县级医院。2017年,全国共计235家三级中医医院对口帮扶了407个贫困县的医疗机构。二是支持开展中医医联体建设。2017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全面启动多种形式的医联体建设试点并鼓励中医医院加入医联体建设。截止2017年底,全国所有三级公立医院参与医联体试点,形成了城市医疗集团、县域医共体、跨区域专科联盟、远程医疗协作网4种医联体模式,实现了公立三级医院开展医联体建设“全覆盖”。三是推动中医医师多点执业。2014年11月5日,我局与原国家卫生计生委等5部门共同印发了《关于推进和规范医师多点执业的若干意见》,对执业医师多点执业总体要求、医师多点执业的资格条件和注册管理以及医师多点执业的人事(劳动)管理和医疗责任等内容做了明确规定。2017年4月1日实施的《医师执业注册管理办法》规定医师应确定一个机构作为主要执业机构申请注册,拟执业的其他机构应分别申请备案。

  二、关于全力打造基层“小名中医”工程和推广中医适宜技术

  自2012年以来,我局会同有关部门持续开展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着力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在培养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方面,一是在中央财政支持的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计划中增加5年制中医学本科生,毕业后需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6年。二是加强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培养,通过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岗位培训、转岗培训、规范化培训等途径,培养培训了3万余名中医类别全科医生。三是继续保留部分中等职业学校招收中医学专业,保留部分中等职业学校招收生源在农村、毕业后回农村工作的中医学专业学生。四是建设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依托传承工作室建设,对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进行业务指导,并培养一批县乡村中医临床技术骨干。五是开展了基层卫生技术人员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提升基层卫生技术人员中医药服务能力。六是积极支持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在基层开设工作站,加强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在推广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方面,一是建设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截止目前,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已建立省级基地,94.2%的县(市)建立县级基地。二是编写适于基层卫生技术人员使用的适宜技术手册。2009-2011年,我局组织编写了3册6本《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其中,第一册适用于西医专业乡村医生和乡镇卫生院临床类别执业(助理)医师,第二册第一分册和第二分册适用于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中西医结合)人员。2018年3月,我局组织专家在上述6本基础上,编写了适于乡村医生使用的《村医实用中医适宜技术手册》,形成了缩编本,首批5000册已在云南使用。三是在基层推广培训中医药适宜技术。依托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省、县级基地逐级培训“简便廉验”的中医药适宜技术,县级基地每年遴选10项左右的中医药适宜技术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推广。

  三、关于发展医师多点执业作用和发挥社会办中医院作用

  关于鼓励社会办中医医疗机构发展,我局于2017年印发了《关于支持社会力量提供中医医疗和健康服务的意见》,明确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积极支持社会力量深入中医专科医疗等细分服务领域,优先举办儿科、妇科、外科、骨伤、肿瘤、肛肠等非营利中医专科医院。在医疗联合体建设方面,《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32号)明确规定,根据社会办医疗机构意愿,可将其纳入医联体。开展中医诊所备案管理,截止2018年6月20日,全国共计备案中医诊所3536个,与去年执行许可审批时开办的中医诊所数量持平。

  下一步,我局将会同有关部门深入研究中医药参与分级诊疗的有效路径,结合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优质服务基层行等工作,加强对地方的督促和指导,加大中医药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力度,进一步加大乡村中医药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力度,您提出的率先推进中医医联体建设,打造基层“小名中医”,广泛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对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推动中医药在分级诊疗中发挥更多的作用,也会作为我们开展相关工作的重要参考。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2018年9月25日

上一篇: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7048号建议的答复
下一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政府网站2018年第三季度抽查情况通报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