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健康长寿密码 中医药抗衰老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
528170
2025 / 05 / 15
庞国明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做好“中医农业”顶层设计,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通过发展“中医农业”,将中医原理和方法应用于农业领域,实现现代农业与传统中医的跨界融合,发挥中药材产业扶贫优势,助力脱贫攻坚。对您提出的建议,我们高度重视,结合当前实际进行了深入研究。
一、关于扶持农业产业发展
近年来,中央财政通过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采取一系列措施,支持各地发展农业特色优势产业。 开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支持各省结合实际分别突出不同方向和重点,延伸农业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拓展多功能性,发展休闲农业、农业文化产业,支持农业产业化,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突出构建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 扶持优势特色主导产业。支持各地以促进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为目标,围绕具有区域优势、地方特色等条件的农业主导产业,聚焦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和薄弱环节,着力发展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带和重点生产区域,培育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区域和产品品牌。 支持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支持各地以当地优势特色产业为基础,以打造区域现代农业样板为目标,以培育壮大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为重点,建设“生产+加工+科技”的现代农业产业集群,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创新农民增收利益联结机制。 创新和完善资金管理使用机制。为贯彻落实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探索实行‘大专项+任务清单’管理方式”的要求,中央财政将支持农业生产的相关补贴资金合并为农业生产发展资金,进一步推进专项转移支付预算编制环节源头整合改革。资金采取因素法分配,切块下达到省。各地在完成约束性任务的基础上,在大专项支出方向范围内,结合本地实际,按照相关规定统筹利用中央财政和地方资金。 此外,中央通过农业综合开发资金,采取贷款贴息、财政补助、财政股权投资基金等扶持方式,支持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围绕地区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开展优质高效农业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储藏保鲜和流通服务等项目建设,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打造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
二、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
2018年1月2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
按照国务院相关政策要求,中央财政在有条件的地方,以道路硬化、卫生净化、村庄亮化、环境美化、生活乐化为目标,围绕休闲旅游、生态环保、文化传承、特色农业等功能,积极稳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建成了一批基础设施便利、产业特色明显、生态环境优美、社会安定和谐、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推动了地方农村绿化等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发展,成为农村环境改善和绿色发展的新亮点。
中医药是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涉及产业链条长,吸纳从业人员多,拉动消费作用大,在促进就业、扩大内需方面有很大潜力。大力发展绿色农业,推进中药材资源保护和绿色生产,促进中药材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目前,我国常用的中药材600多种,其中300多种为人工种养。2016年全国中药材种植面积3350多万亩,比2010年增加近1500万亩。
三、关于中药材产业脱贫攻坚
中医药作为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药材广植于我国贫困地区,是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抓好中药材扶贫,既能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脱贫,又能促进康养产业发展和健康中国建设,对解决深度贫困地区的产业扶贫,进一步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017年8月,我局联合国务院扶贫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农业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五部门共同制定并印发了《中药材产业扶贫行动计划(2017-2020年)》,提出在贫困地区实施中药材产业扶贫行动,以建立切实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为重点,将中药材产业发展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精准脱贫衔接起来,基本实现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助力中药材产业扶贫对象如期“减贫摘帽”。
一是打造一批药材基地。支持中药企业和医疗机构在贫困地区建设“中药材产业扶贫示范基地”、“定制药园”,着力把贫困地区打造成为企业和医院的原料药材供应基地。二是培育一批经营主体。支持发展规模适度的中药材种植大户,建立“中药企业+种植大户+农户”、“中药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三是发展一批健康产业。推出一批市场前景好、产业附加值高的功能性食品、保健食品、化妆品、日用品等健康产品。打造一批中药材观赏、体验等为主要内容的中医药健康旅游基地。四是搭建一批服务平台。建立中药材种植信息监测站,构建贫困地区中药材种植追溯体系。
下一步,我们将贯彻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关于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部署,督促指导各地结合实际,促进农业相关产业发展,拓展农民财产性增收渠道。因地制宜推进中医药产业项目,不断总结试点建设经验。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充分发挥中药材产业优势,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不断提升美丽乡村魅力活力。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2018年7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