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政协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2179号(医疗体育类245号)提案答复的函

中国好中医 158 2023-12-21 09:03:14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中药外源性有毒有害物质防控体系建设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中药材是中医药事业传承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资源。保护和发展中药材,对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771日施行的《中医药法》第二十一、二十二等条款明确规定,国家制定中药材种植养殖、采集、贮存和初加工的技术规范、标准,严格管理农药、肥料等农业投入品的使用,禁止在中药材种植过程中使用剧毒、高毒农药,支持中药材良种繁育,提高中药材质量。《中医药法》的出台,对加快推进中药外源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防控体系建设提供了法律保障。

在前期的工作中,我局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部、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等部委根据职能职责围绕中药质量防控建设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一是部署开展了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2011年以来,我局组织开展了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目前已完成31个省922个县的普查,今年将正式启动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全面摸清中药资源家底,为中药资源保护措施和相关产业发展的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与此同时,还将积极推进中药资源动态监测信息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中药资源保护和保存体系建设等工作。

二是着力推进“中药标准化”行动。2015年我局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实施了新兴产业重大工程包,支持全国105家中药企业(涉及中药大品种59种、常用中药饮片101种)开展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的质量标准体系研究。与此同时,支持开展了“常用中药材、中药饮片及中成药标准实物库和基因库”、“化学成分库和种质基因库”等中药标准化支撑体系建设。通过“中药标准化”行动专项实施,将进一步规范和提升中药材种植、中药饮片加工、中成药生产等各个环节的技术标准,并积极推进各环节质量的一致性传递,推动企业加强质量管理,促进中药产业总体提质增效。

三是积极推动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为促进包括中药材在内的农业生产绿色可持续发展,2015年以来,农业部在全国组织实施了“到2020年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一方面大力推进化肥减量增效,在中药材等作物种植环节,通过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技术,开展减量增效技术集成试验示范、有机肥替代行动等,2016年全国农药化肥用量基本实现自改革开放以来首次接近零增长。另一方面大力推进农药减量控害,通过强化病虫害监测预警,加快高毒高残留农药更新替代步伐,推广绿色防控、统防统治和科学用药技术,有效提升了防病治虫组织化程度、防控效果和农药安全使用水平。

四是进一步提高中药外源性有毒有害物质控制标准。近年来,食品药品监管总局非常重视中药材的有害物质问题,选择与中药材物质基础相近的国内外植物药和食品相关限量规定作为制订的参考依据,加大了对中药材重金属及有害元素、二氧化硫残留、黄曲霉毒素、农药残留量等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国家药品标准中,也逐步收入《中国药典》品种项下及通则附录中,逐步提升了中药外源性有害物质控制标准。

五是加强中药传统制造技术的升级与改造。为提高中药工业生产的智能化、信息化技术水平,2015-2016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评选出康缘药业、天士力、江中制药、康美药业等一批中药领域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并召开现场经验交流会,鼓励进一步提高中药生产过程控制技术水平,实现高质高效、绿色低耗的智能制药技术应用。与此同时,2016年印发了《医药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药是重点发展和支持的领域之一,提出了提升大宗道地药材标准化生产和产地加工技术,从源头提升中药质量水平;重点发展中药成分规模化高效分离与制备技术,提高检验检测技术与标准。

下一步,我局将根据职能职责,深入贯彻落实《中医药法》,积极配合有关部委进一步推动提案建议中提出的如进行中药种植环境的资源普查和动态监测等工作,进一步开展中药材规范化、规模化、生态化种植,进一步提升中药外源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防控能力,为推动中医药事业的更好更快发展提供源头物质保障。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2017919

上一篇:关于政协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1441号(医疗体育类172号)提案答复的函
下一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开展 重温入党誓词活动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