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医藏》温病卷发布暨工作推进会在四川成都召开

中国好中医 313298 2025-05-15 14:15:13

《中华医藏》温病卷发布暨工作推进会召开

时间:2025-05-15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1版  作者:王青云


本报讯(记者王青云)5月12日,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主办的《中华医藏》(简称《医藏》)温病卷发布暨工作推进会在四川成都召开。会上发布了最新出版的《中华医藏·温病卷》,并听取了《中华医藏》各项目组工作进展汇报。科技司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督导,要求各项目组既要加快编纂进度,又要确保出版品质,稳步推进《中华医藏》这一重大文化工程。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有关负责同志指出,中医药古籍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智慧与实践经验,是中医药学术传承的根基,也是推动现代中医药发展的源头活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度重视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工作,成立古籍工作领导小组,对中医药古籍工作系统性谋划、一体化布局,统筹实施了以《中华医藏》为代表的一系列中医药古籍保护研究与出版利用的重大项目。在多部门、全行业共同支持和努力下,中医药古籍工作不断呈现新面貌,通过系统性保护与深度挖掘利用,推动了古典医籍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让古籍智慧服务于当代临床、教育、科研,助力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发展。

在“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框架下实施的《中华医藏》项目,由文化和旅游部牵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具体推进,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全国中医药行业古籍保护中心)组织具体实施,对2289种古籍元典影印出版。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的组织管理下,目前项目已出版《养生卷》《丛书卷》《温病卷》三批成果,整理收录了194种典籍、成书共206册。

此次出版的《中华医藏·温病卷》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项目组与山西中医药大学项目组联合主编,收录温病通论及瘟疫、疟疾、痢疾等六类专病文献93种,涵盖《温疫论》《温病条辨》等经典专著及清刻本等珍稀版本,凸显三大价值:其一为学术价值,《温病卷》系统梳理了温病学说发展历程,彰显其独立于伤寒体系后的学术地位;其二是文献价值,书中精选底本精善、版本精良的古籍,为温病学研究提供了权威范本;其三是临床价值,所录医籍详细阐述了疫病辨治方药,如达原饮、银翘散等经典名方,对当代传染病防治仍具指导意义。《温病卷》的问世,有助于深入挖掘温病学理论与临床经验,推动中医药在传染病防治等领域发挥更大作用,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中医智慧与力量。

会议由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全国中医药行业古籍保护中心)、成都中医药大学承办,来自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相关工作人员,以及各地中医药古籍从业人员、中医院校图书馆代表等百余人参会。



上一篇:沈阳新民市发掘林下经济,依托“北药集团”品牌优势大力发展全链条中药材产业
下一篇:河南省明确从5月中旬起,在全省范围内开展2025年“百市千县”文化惠民活动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

返回顶部小火箭